泵和管道制造作为人类文明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先进制造技术(AMT)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却只有大约30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掀起了“第三次浪潮”理论,即信息革命发展理论在美国传播。倡导者认为,“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继农业和工业之后对人类社会产业结构的第三次冲击。他们呼吁美国政府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认为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衰落的“夕阳产业”。结果,劳动力从工业向信息产业和服务业转移。因此,制造技术的发展受到冷遇。达利不再提供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的课程,在这个领域也没有什么研究课题。事实上,他几乎完全放弃了制造工程和制造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几年后,这种做法的灾难性后果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显现出来,尤其是在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美国的泵和管道工业被迫放弃了它所占领的53%的市场。12年间,其年产值从57亿美元下降到38亿美元。直到1986年,该国一半的机床需要进口。
与此同时,日本的节能汽车大规模进入美国,占据了美国市场相当大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一。美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物质生产基础遭到严重削弱,第二、三产业比重严重失衡,国际贸易逆差飙升,经济空前下滑。美国公众和舆论惊呼这种情况“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的优势和经济衰退的严峻形势最终迫使美国政府和企业界重新评估其科学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重新认识和评价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88年,美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国家关键技术计划”,将“制造技术”列为六项关键技术之一(其余五项关键技术分别是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能源和环境以及航空、航天和地面运输),同时将制造技术列为美国财政优先支持的唯一领域。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对制造业给予了大力支持。1993年2月,他在硅谷发表了一篇题为《用技术增强经济实力的新方向——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报告,具体提出“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并指出“制造业仍然是美国的经济基础”。